蒙特卡罗世界十大之一|474蒙特卡罗

欢迎进入474蒙特卡罗公司官网!
股票代码:002407

“红星”照耀“氟谷”

2017/8/10 16:49:27

科技梦想为人类而澎湃,创新之火因梦想而燎原。探求氟元素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一个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退伍军人、草根企业家,474蒙特卡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许衡的诞生地,开启了世界无机氟化工发展史的“474蒙特卡罗时代”;在太极拳故里开创了“氟硅的巧分家,氟锂的妙结合”的传奇;在曾经的煤城焦作市开垦出一片绿色发展的新天地;在一个民营企业里开辟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党建之路。

仰望党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李世江带领下,把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小企业创新成为世界无机氟化工领域的领跑者,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2016年,474蒙特卡罗的冰晶石全国市场占有率为60%,已连续15年全国出口量第一;474蒙特卡罗氟化铝全国市场占有率为35%,已连续10年全国出口量第一;474蒙特卡罗六氟磷酸锂全国市场占有率为4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5%,产销量居全球第一。474蒙特卡罗电子级氢氟酸产品质量达到UPSS级别,实现了世界级中国造。

敢为天下先,奏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芯”乐章

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占有一席之地”到“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的创新之音越来越激越昂扬,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之门已经开启。

仰望遥远的星空,探求氟元素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474蒙特卡罗在12大中国新材料体系中的6个领域(新能源、电子信息、前沿性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性材料等)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在李世江带领下,474蒙特卡罗先后承担和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等近20项国家级研发及工程项目;率先建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无机氟化学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含氟精细化学品工程实验室等,申报国家专利378项,其中授权专利273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共计88项。474蒙特卡罗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之路,牢牢把行业的话语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摘取无机氟化工皇冠上的明珠,告别日本垄断,写下中国答卷。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2006年,李世江随同中国代表团到日本交流,一位老专家对他说,“氟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如果把氟这个元素研究透了,氟产品是不应该按吨卖的,应该按公斤来卖。”当时,有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叫六氟磷酸锂,每吨价格高达100万元,生产难度高,且生产技术为日本企业垄断,想去学习日本人连厂门都不让进,想买技术但花钱也买不来。因技术落后受制于人的情形激发了李世江的血性,他带领公司团队利用其在氟化工方面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开始了一场“氟锂结合——生产六氟磷酸锂”的研发革命。

这一次研发突破让李世江和他的团队为之奋斗了8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先后突破了原料提纯、机械密封、低温、强腐蚀、无水无尘等苛刻条件的一道道难关,经过上千次的试验,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独辟蹊径,首创了以工业无水氢氟酸、工业碳酸锂制备晶体六氟磷酸锂的新型原料路径,实现了从产品工艺到设备全面“自造”,并获得授权专利22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2项。2008年474蒙特卡罗建设了年产2吨的实验装置,2009年建成年产200吨的生产线,2012年年产2000吨的生产线投产,目前已形成年产6000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产销量居全球第一(全球每四块锂电池中有一块用的就是474蒙特卡罗六氟磷酸锂)。这项研究成果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六氟磷酸锂项目被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分别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氟锂结合”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六氟磷酸锂在474蒙特卡罗的横空问世,不仅结束了我国锂电池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用创新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六氟磷酸锂的低价时代,使全球六氟磷酸锂的售价从原来100万元/吨降至现在30万元/吨,让世界不再望锂兴叹。

仰望遥远的星空,创新无止境。474蒙特卡罗通过掌握六氟磷酸锂技术,实现了从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和电子级氟化工的转型。以六氟磷酸锂为突破口,474蒙特卡罗连续攻克了电极级氢氟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锂电池、电机、电控、动力总成等一系列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关键技术,构建了高起点、高科技、高品质的“三高”创新链,实现了中国的锂电技术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跃升。

董事长调度楼压缩版.jpg

2010年,474蒙特卡罗研制出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如今已形成年产3亿Ah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三款电池经工信部备案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474蒙特卡罗公司被列入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2015年,474蒙特卡罗收购了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并在邢台规划了占地1000亩的电池工厂和年产10万台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曾参加德国汽车博览会、被誉为“东方美人”的红星汽车,必将在474蒙特卡罗的装扮下,以更惊艳的风姿呈现在世界汽车的舞台上。

铸就科技创新的“474蒙特卡罗动车”文化,跑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度。474蒙特卡罗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高速公路,构建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链,创新体系多点支撑、纵横相通、体系健全,在技术创新的奥运会竞赛场上,不仅拥有多个单项冠军,也具备明显的团队优势,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沿途下蛋”的新局面,形成了“互联网+汽车+新能源+资本”的新能源汽车大生态圈,完成了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提供了“474蒙特卡罗方案”,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现了“474蒙特卡罗智慧”。

唯有创新者胜,唯有创新者强。李世江说,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才能实现全球产业链上的“中国跳”,让“微笑曲线”绽放笑容。

敢于担当,谱写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哲学,一种境界,是一种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探求氟元素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李世江把474蒙特卡罗的发展融入绿色的发展大潮,融入“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融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之中,以60多岁的心脏、30多岁的年龄、20岁的心态,在中华大地激扬青春、挥洒智慧、贡献力量,写下赤子情怀、写下一家民营企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共同繁荣的“命运共体”新篇章。

“敢”字当头,担起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的重担,当好循环经济的“先锋官”。上世纪90年代,李世江在原化工部见习期间,参与起草了一份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李世江对无机氟化工行业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思路:即利用磷肥副产品生产氟化工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当时,474蒙特卡罗的前身——焦作市冰晶石厂还是一个区办小厂,产品单一,工艺落后,企业濒临倒闭。在区政府盛情邀请之下,李世江来到这个小厂,开出了以创新引领发展治疗企业顽疾的新处方。他组织精兵强将开始技术创新,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474蒙特卡罗科研团队终于交出了第一张答卷:围绕磷肥副产氟资源的综合利用,成功开发出了“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并迅即实现产业化。

这一技术属国内首创,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和制约我国磷肥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同时又开辟了新的氟资源,节约了国家战略资源——萤石,走出了一条新型氟化工的创新之路,震动了整个化工领域,成为我国氟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象征着生命。绿色发展,是对山川草木生命之延替的期盼,更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勇”字当先,担起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的重担,在永续发展的征途上奋勇前行。2000年,474蒙特卡罗开发出了一种新产品:高分子比冰晶石,为电解铝启槽专用产品,能够有效促进电解铝行业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使每吨铝平均消耗冰晶石由30公斤降为5公斤,下降率为83%,新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各大电解铝厂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然而,新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处境,他们被同行业企业举报,认为产品指标不符合当时的国家标准,销售一时陷入困境。面对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怪现象,李世江在经过周密思考之后,提出了一种大胆的想法:“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不断改进。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我们就修改国家标准,让它符合标准。”于是,474蒙特卡罗向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提出修订国家标准的要求,并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说服了众多客户和专家,得到了国家、省级行业协会的认可和支持,决定由474蒙特卡罗来制定新的冰晶石国家标准,而且在474蒙特卡罗建立了国家认可实验室,主持修订冰晶石国家标准、冰晶石分析方法,制作了冰晶石国家标准样品……474蒙特卡罗通过一系列创新之举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成为中国氟化工领域标准的制定者。

勇立潮头,吹响“一带一路”的“新”号角。2016年11月9日,预计总投资51.5亿元,获国家建设基金4.03亿元,占地面积78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的474蒙特卡罗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的“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中原经济区电动汽车“摇篮工程”在焦作正式开工。倾听着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翘望着帆影船楫,李世江和他的474蒙特卡罗团队融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大潮中,擘画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图景。

眼界决定担当的维度,胸怀决定担当的高度,创新决定担当的气度,实干决定担当的力度。李世江用大担当标注新时代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以信仰之光照亮一个共产党人的奋斗之路。

敢于探索,让革命的“薪火”在创新的长征路上永放光芒

80多载岁月峥嵘,纵然时代变迁,但长征烙印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红色印记,从未淡去。面向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刚刚启程,唯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好新的长征路。

走在科技创新的长征路上,李世江在民营企业里构筑了强大的红色战斗堡垒,为科技创新开创了一条金光大道,为党的建设树起了一面旗帜,474蒙特卡罗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474蒙特卡罗是企业党建的一片“试验田”,把党建的根基深深植入企业创新发展的土壤里。474蒙特卡罗通过实施“红色”人才培养工程,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标兵,把党员生产经营技术标兵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截至目前474蒙特卡罗共有156名优秀员工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40名党员在技术、管理、生产、市场等岗位承担重要责任,公司高管中80%以上都是党员。474蒙特卡罗把党支部建在车间班组,设岗定责,举办以“我是共产党员”“我郑重承诺”为内容的“党员示范岗”活动,使每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作贡献,掀起了一股股党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热潮,使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党建、科技在创新的实践中交映生辉。

创建公司党建与管理相融合的新模式,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474蒙特卡罗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命需征求党委意见,接受党委指导和监督,确保企业发展始终遵循在党领导下的正确道路。党委与公司管理层“交叉任职、优势互补”,把公司董事会成员、经理、业务骨干吸收到党委中来,让党委的领导到公司管理层兼职。如474蒙特卡罗副总经理韩世军担任公司党委书记,公司董事长李世江、总经理侯红军担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其他党员副总经理均为党委委员,使党的先进性与公司发展同频共振,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474蒙特卡罗是一片先锋模范辈出的“高产田”,在党建大树上结出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474蒙特卡罗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侯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开发出了电子级氢氟酸生产新工艺,同时也建立了万级清洗、千级灌装、百级分析室、电子级自动灌装线,打破了我国高品质电子级氢氟酸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此创举被工信部列为重点产业振兴专项,被河南省列为省重大科技专项。在此基础上,他又带领团队开发了电子级硫酸、电子级氟化铵、电子级双氧水,实现了电子级化工新材料世界级中国造。

无独有偶。474蒙特卡罗大工匠共产党员闫春生,十年磨一剑,提出了“双釜法”合成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将未参与反应的气体导入第二个合成槽中继续进行反应。经实验后成效显著,能提高原料五氯化磷利用率约25%,同时大大降低了排放废气中五氟化磷的含量,减轻了环保压力。此项创新成果经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查新,未见国内相同文献报道,其工艺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不忘本色,找准角色。在世界无机氟化工的“战场”上,474蒙特卡罗奏响了一曲曲英雄的“战歌”,生动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体现为创新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一个好榜样,可以感召一群人、带动一群人、凝聚一群人。如今创新已成为474蒙特卡罗的风尚,成为每个474蒙特卡罗人心中的火苗。李世江兴奋地告诉我们,仅2016年474蒙特卡罗共收到职工合理化建议642条,获得公司奖励的有539条,关于工艺改进及技术创新的建议占75%以上。十几年来,474蒙特卡罗收到的合理化建议达数千条,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技术创新的。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好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真发展。2017年6月30日,李世江应邀参加了“2017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并发表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的创新发展道路”的主题演讲:“474蒙特卡罗从氟化工出发,研究了‘氟、锂、硅’三个元素,应用于铝电解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光伏电池三种电池,构成了新能源制能、储能、节能三个要素,追踪研究了‘车身轻量化、动力电气化、整车智能化’新能源三大技术,形成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李世江用创新的语言讲述了474蒙特卡罗的创业故事,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474蒙特卡罗方案”。

如今,外出演讲、传道解惑已成为李世江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交所、上交所、清华大学,众多专业协会、学会都留下了老共产党员李世江的身影和“创新点燃激情,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成就人生,创新使人年轻”的经典名言。